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02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在离婚诉讼中,由于过错方的行为导致夫妻离婚时,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给予民事赔偿的法律制度。根据新《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四种情况可以请求离婚过错损害赔偿:(一)重婚;(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是指过错方的行为给受害方造成经济损失,过错方应依法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在离婚诉讼中,过错方的行为给受害方造成经济损失时,过错方应该赔偿受害方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经济损失。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过错方的行为给受害方造成精神损失,过错方应依法赔偿受害方的精神损失。在离婚诉讼中,由于过错方的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受到经济和精神方面的损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害人可以请求法院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离婚无过错损害赔偿的请求主体是无过错方。无过错方是受害人,他(她)有权主张过错方给自己造成的经济和精神损失的赔偿权利。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符合《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过错方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法院不予受理。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且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诉讼。如果一审时被告未提起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法院应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对于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也不会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