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23-10-19
平等原则是指在合同法中,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以实现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目的的原则。平等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主体,不分高低、从属,不存在命令者与被命令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意味着不论所有制性质、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
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应该是相对平等的。这意味着合同当事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合同要求当事人所取得的财产、劳务或工作成果与其履行的义务大体相当;要求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另一方的财产,侵犯他人权益;要求禁止平调和无偿调拨。
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合同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进行充分协商,并取得一致。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充分表达各自意见,并就合同条款取得一致后达成的协议。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强迫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同时,凡是协商一致的过程和结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涉。
举例来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维护市场秩序时与企业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在购买商品时,与企业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因为自身的身份就可以不管企业愿意与否,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企业。法律地位平等是自愿原则的前提,只有当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时,才能谈及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