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9-22
年近八旬的郭阿婆和丈夫共育有四儿两女,现在六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近年来,郭阿婆因患有肺病、冠心病和心衰,已经住院治疗了七次。每次住院期间,只有长女和三儿子照料,费用由三儿子筹钱解决,其他四个子女既没有前来探望,也没有承担任何医疗费用。郭阿婆已经花去7000多元的医疗费用,除了医保报销外。由于儿女不孝,郭阿婆向大埔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六个儿女平均承担赡养费用。
在法庭上,大儿子叶某提出,自从家庭在1980年分家析产时,四个兄弟就已经口头约定了赡养任务。长子负责赡养祖母,次子赡养祖父,三子赡养母亲,四子赡养父亲。根据这个约定,四个兄弟都有各自的赡养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现在原告年老,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其因生活发生的费用理应由子女负担。因此,大埔法院判决六名被告平均负担郭阿婆住院期间的所有医疗费用。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9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这表明,在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赡养义务人可以就赡养义务达成书面的赡养义务分担协议。子女之间的赡养义务分担协议实质上是对赡养履行方式的调整,但赡养父母是法律强制规定的义务,任何义务人都不能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因此,赡养协议并不等同于免除对父母任何一方的赡养义务。在被赡养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无法满足时,被赡养人仍然有权要求所有赡养义务人承担赡养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