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3-06-15
构成专利侵权必须基于有效存在的专利。已被宣告无效、被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期限已届满的技术的实施不构成专利侵权。
专利侵权的构成要求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专利实施行为。
专利侵权行为人必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侵权行为。
在专利侵权纠纷处理中,专利权人无需承担被告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责任。专利侵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因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地域性以及知识产品的无形性,使得他人无意闯入权利范围的可能性比其他民事权利大得多。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专利侵权行为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专利侵权行为人应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根据专利权人因被侵权而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如果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当侵权行为人的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根据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对于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由于专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建议通过公证处、工商部门、管理部门告知侵权产品的销售方,以便根据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尽管侵害专利权对专利权人而言是一种财产侵害,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并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应用,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