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6-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条规定,销售者是否承担专利侵权责任取决于购买人是否知道所购买的产品是侵权产品。如果销售者能够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即销售者不知道该产品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那么销售者将不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性侵权包括两个方面:
(1) 生产、制造别人的专利产品。
(2) 使用别人的专利技术直接或间接生产并营利。
无论是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方法,还是自行设计制造他人专利产品并为生产经营目的自用,都构成生产性侵权。值得注意的是,外观设计专利只有在制造行为中构成生产性侵权,而没有使用性侵权。
经营性侵权是指销售侵权产品而构成的侵权行为。销售侵权是指明知产品侵犯他人专利权而仍然销售。这种明知应为直接明知,而非应当知道。例如,接到专利权人的通知或警告应视为直接明知。在《专利公报》或报纸上发表声明原则上不能作为明知的前提条件。为了证明销售者已被专利权人警告过,最好通过公证机关、工商部门或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直接通知销售侵权产品者,以获得可靠的证据。
间接性侵权是以直接侵权的成立为前提条件的。如果直接侵权不成立,间接性侵权也就不存在。间接性侵权的成立通常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故意或明知,表现形式如下:
(1) 明知自己生产的某个主要零件是为某个侵犯专利权者特别制造的,可能构成间接性侵权。
(2) 提供成套的生产配件由他人组装成产品,其组装在一起必然构成侵犯他人专利的,应视为间接性侵权。但如果所生产的是通用配件,别人购买后还需要加上其他配件才能组合成产品,除非有共同故意,一般不构成间接性侵权。
(3) 转让许可性间接侵权,即将某项技术转让给他人,甚至将某项专利许可给他人生产或使用。生产或使用者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转让技术或许可专利一方亦可能构成间接性侵权。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侵权行为是在未获得专利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该产品。这种行为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购买该产品的个人来说,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取决于其是否知情。如果个人承担侵权行为,同样会因自身过错而付出相应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