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犯罪的刑法应对措施解析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14
导读:存在商标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这些罪名在《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会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3~7年有期徒刑。
一、商标侵权犯罪的刑法应对措施
1. 假冒注册商标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如果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并且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如果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且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将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可以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如果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侵犯注册商标权认定标准
1. 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只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也为认定商标权侵权行为提供了比对标准。
2. 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
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即被控侵权的商标和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确定被控侵权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为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进行比对提供基础。
3. 比较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
比较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根据比对结果,可以确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行为,进而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商标注册人自商标局核准注册之日起拥有该商标的专用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他人不能使用该商标,也不能随意更换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