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0-30
根据法律规定,商标侵权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商标的行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但销售者可以免责,如果能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的并提供相关证明。
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当商标被侵权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商标所有权人可以与侵权人协商解决纠纷,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商标所有权人可以向相关工商主管部门投诉或举报商标侵权行为,工商部门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和没收违法经营额。
如果协商和投诉举报无法解决商标侵权纠纷,商标所有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登报道歉及消除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对商标侵权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然而,商标侵权行为必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在《商标法》和《民法典》中都有明确规定。本文简单介绍了商标侵权的法律规定和维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