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及其理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法律知识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及其理解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4-17

 
412134

侵犯商标权是指以下行为: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相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

侵犯商标权的第一种行为是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种商品或相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侵犯商标权的第二种行为是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3.擅自制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侵犯商标权的第三种行为是擅自制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4.经销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

侵犯商标权的第四种行为是经销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

5.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饰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

侵犯商标权的第五种行为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饰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

6.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侵犯商标权的第六种行为是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

商标侵权的责任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以下责任:

1.商标侵权的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包括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所受到的损失,还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侵权损失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金额不超过50万元。

注: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4)赠礼道歉。

2.商标侵权的行政责任

(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可以处以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无法计算非法经营额,可以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延伸阅读
  1. 假冒商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2. 我国出口产品侵权的法律处罚与赔偿
  3. 商标权穷竭抗辩的条件及其限制
  4. 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公司注册商标权
  5. 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构成犯罪吗

商标法热门知识

  1. 商标转让合同条款
  2.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
  3.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
  4. 商标转让的核准程序
  5.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
  6. 一个完整的商标的构成要素
  7. 假冒商标罪的判决标准
商标法知识导航

商标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3. 伪造商标标识的侵权纠纷
  4. 商标构成的要素
  5.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6. 商标侵权纠纷
  7. 仿冒注册商标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