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2-09
根据《反不正当法》,商标侵权行为被明确规定为将他人注册商标或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以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然而,仅侵犯商标权并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根据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以下混淆行为,以使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其他足以使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以下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他人注册商标或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以误导公众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总结而言,我国对商标侵权行为有明确规定,主要是指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相类似的情况。若将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字号使用,则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