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06-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3.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商标反向侵权是指行为人将他人注册商标更换为自己商标或去除他人注册商标,并将更换或去除后的商品再进行交易的行为。
商标反向侵权构成要件如下:
1. 主观上须为故意:行为人主观上通常为故意进行商标反向侵权行为,过失一般不构成商标反向侵权。此外,行为人还应具有欺诈的故意,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商标所标示的商品和商品的权利人分离。
2. 客观上须实施更换或去除他人注册商标并将更换为自己商标或去除商标的商品再交易的行为:行为人必须将更换的商标所依附的商品用于交易目的,而不仅仅是观赏、研究等非交易目的。此外,该行为还必须给消费者造成对商品来源的误认。
3.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或去除他人注册商标:行为人在进行商标更换时,必须获得注册商标权人的同意。如果行为人获得了注册商标权人的同意,则不构成商标反向侵权行为。只有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更换他人的注册商标,才可能构成商标反向侵权行为。对于共有商标,行为人还须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否则也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情况决定商标侵权的处罚。商标反向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或去除他人注册商标,客观上实施了更换或去除他人注册商标并将更换为自己商标,以及主观上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