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过错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1-29

 
271873
导读:医疗过错鉴定的程序,医患双方、法院、鉴定机构都参与其中,具体要经过下面几个环节:1、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2、鉴定材料的质证。3、鉴定机构的选择。4、鉴定前的听证。5、鉴定材料的补充(六)鉴定结果的出具。

医疗过错鉴定程序的详细流程

一、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机构有过错时,才承担与过错程序相适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在医疗纠纷发生时,患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来证明医疗机构的过错。患方通常会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以便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鉴定材料的质证

患方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申请后,需要向法院提交证明医疗机构过错的鉴定材料。同时,医疗机构也有权提供证据证明自身无过错。法院会安排双方在确定的时间内进行质证,双方主要就鉴定材料的真实性进行辩论。

三、鉴定机构的选择

法院将鉴定材料移交给技术科后,技术科会与医患双方共同选择一个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抽签或摇号的方式来决定鉴定机构。

四、鉴定前的听证

法院技术科确定鉴定机构后,将鉴定材料移送给鉴定机构。鉴定机构在接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如果鉴定机构决定受理,会在鉴定前组织医患双方进行听证会,双方可以提交材料并陈述各自的意见。

五、鉴定材料的补充

在鉴定过程中,如果鉴定机构认为双方提交的材料有所遗漏,可以通知法院要求医患双方补充鉴定所需材料。法院会通知双方提交补充材料,并经过质证后将材料移交给技术科,由技术科再次移交给鉴定机构。

六、鉴定结果的出具

鉴定机构根据医患双方提交的材料和陈述,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出具司法鉴定书,详细说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的参与程度。

申请人还可以要求补充鉴定,补充鉴定是对原司法鉴定结论的补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医疗过错鉴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处理相关问题,准确判断医护人员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从而确定各方的责任。以上是医疗过错鉴定的六个环节,如果您对此不太了解,建议寻求专业的医疗事故律师的帮助。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2.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3.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4.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5. 医疗过错鉴定申请书范文怎么写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2.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责任豁免制度
  3.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4.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5.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6.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7.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