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19

 
271728
导读: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不是主观故意而是客观上有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行为。认定医疗行为是否有过失的关键在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医疗过失的认定标准

1. 医疗过失行为的定义

医疗过失行为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时,因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非出于主观故意,却导致患者遭受损害的医疗行为。

2. 判定医疗过失的关键

判定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的关键在于是否违反了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并且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对于医疗行为主体是否存在过失,不能仅凭主观推断,而需要进行认真、科学的判定。

3. 医疗过失行为的损害后果

医疗过失行为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后果。无论这些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已经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这种损害是患者在寻求医疗机构治疗时由医疗机构附加给患者的。因此,医疗机构有责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避免和防止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

医疗过错鉴定流程

1. 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

医患双方均可以申请医疗过错鉴定。然而,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机构只有在存在过错时才承担与过错程度相适应的赔偿责任,而且患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在医疗纠纷发生时,如果患方无法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将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通常是由患方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

2. 鉴定材料的质证

在患方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申请后,需要向法院提交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鉴定材料。医疗机构也可以提供证据证明其无过错。提交材料后,法院会安排双方进行质证。质证过程中,双方主要对材料的真实性是否有异议进行表达,对于材料的证明力则无需辩论。

3. 选择鉴定机构

法院将鉴定材料移交给技术科后,技术科会安排医患双方共同选择一个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如果医患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来决定鉴定机构。此外,还有鉴定前的听证、鉴定材料的补充以及鉴定结果的出具等步骤。

延伸阅读
  1. 被认定醉酒驾驶标准是什么?醉驾开庭要哪些人在场?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3. 新的房贷政策对二套房购买家庭的认定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 走私核材料罪的认定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2.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
  3. 主观性病历资料的定义和范围
  4. 云南省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5. 医疗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义务
  6. 医疗纠纷行政部门会管理吗
  7. 牙齿医疗纠纷怎么解决最快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