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13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1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2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启动程序有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指定鉴定。
如果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并且协商一致,希望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何种等级的医疗事故以及医疗事故赔偿数额,可以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组织由医疗纠纷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医学会专门设有医学会委员会,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组织。如果是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委托鉴定的提出可以是在医疗诉讼前的协商过程中,也可以是医疗诉讼的庭审过程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程序具有特殊性。双方必须协商一致,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会不会接受单方委托的要求。换句话说,如果患者及其家属单独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当地的医学会将不会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