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1-24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疗事故鉴定一般需要45日完成。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根据争议涉及的学科专业确定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专家鉴定组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后,应当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也有权调查取证。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争议时,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
在质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鉴定书所依据的检材(病史资料)是否真实合法。
鉴定程序是否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
鉴定结论是否与本案的客观病史相一致,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规范。
鉴定委托和受理程序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卫生健康委员会或司法机关并非对所有医疗事故都进行惩罚,只有在造成严重医疗事故时才会进行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对于大多数医疗事故,最终解决方式是民事赔偿。对于双方都认可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可以选择继续维权,进行调解,或直接起诉。无论采取哪种维权程序,都将相对简单,医方无法再拖延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