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发生后要怎么鉴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2-01
导读:第一,直接委托医学协会进行鉴定;第二,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申请转交医学会;第三,人民法院帮助委托代理人。
医疗事故的鉴定和解决
医疗事故的鉴定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鉴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导致医疗案件专业化和复杂性的主要原因。鉴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申请: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委托医学协会进行鉴定;第二种方式是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将鉴定申请转交医学会;第三种方式是委托代理人向人民法院寻求帮助。
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
医疗事故纠纷双方应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通过协商解决。如果需要进行技术鉴定,应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院校进行鉴定。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医疗事故争议一方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将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医疗事故转交给负责第一次鉴定工作的医学事故组织进行鉴定。如果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应由相关医疗机构与病人共同委托其中一家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初步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如果申请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且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只能向其中一家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医疗事故的处理和解决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对于医疗事故的赔偿和其他民事责任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即使医疗事故被认定,卫生管理部门也只能对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理。对于病人最关心的民事赔偿问题,卫生管理部门只能依据鉴定结果进行调解,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如果调解不成功,仍需由法院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