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3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不服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另外,当事人还可以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也称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指法定鉴定组织(医学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该活动包括受理、调查、组织专家鉴定组、分析讨论、表决、得出专门性结论,并出具医疗事故鉴定书。如果对一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次鉴定。
从诉讼的角度来看,患方通常没有必要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可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此外,医疗事故鉴定还可作为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并在诉讼中发挥证据作用(但并非必然的定案依据)。
当双方当事人需要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并且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应共同书面委托医学会负责首次鉴定工作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定。
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如果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将鉴定工作移交给负责首次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进行。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时,只能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如果对医疗事故鉴定结果不服,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次鉴定。但在此情况下,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申请重新鉴定必须在法定时间内进行,否则将对当事人造成不利后果。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四十条的规定:
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技术鉴定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其结论具有法律效力,是医疗纠纷调解和处理的依据,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名誉等重要利益。因此,在鉴定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这是确保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的基本保证。在鉴定取证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双方及相关方提供的证据材料,从中找出疑问,抓住重点,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和病员因素等客观实际,得出最接近客观实际的结论。
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向上级申请再次鉴定。医学委员会对医疗事故作出鉴定结论时,当事人可以质疑该结论,表达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