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单方面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形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当事人单方面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08-25

 
271046
导读:医患双方由于医疗纠纷需要确定赔偿具体金额标准的,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是对于医患双方已经通过协商一致达成赔偿共识、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或者是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以及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由于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刑事案件,不需要当事人单方面提出医疗事故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医生未能成功治疗自身的病情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对自身造成伤害,一般认为这可能构成医疗事故,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然而,并非所有情况都属于医疗事故的范畴。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当事人无需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1.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双方达成一致,并共同向医学会提交申请,单方面提出申请将不予受理。

2.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受理

若将医疗事故鉴定交由不同的医疗机构处理,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并浪费医疗资源。因此,如果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其他医疗机构不应再受理。

3.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由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

若医疗事故争议已经得到解决,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已不具备法律意义。医疗事故鉴定的目的是解决双方的法律责任问题,若双方已经通过协商调解解决,就无需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4. 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人一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将导致鉴定程序终止,但人民法院自行委托的情况除外。

5.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若医生的行为构成非法行医,可能触犯《刑法》,此时将不再是民事纠纷,非法行医者可能会被公诉机关起诉。此类情况应由公诉机关处理。

6.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应明确说明理由。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和要求,如果患者的人身伤害经认定属于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形,不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当事人无需承担任何处罚,患者也无权要求医院提供经济补偿。若存在纠纷或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合法权益,以免受到侵害。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2. 医疗事故鉴定办理时限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4.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5. 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2.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
  3.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4. 医疗伤残鉴定的时机
  5. 医疗鉴定的时间期限及程序
  6. 法医鉴定流程及程序
  7. 医疗事故鉴定的层级和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