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何种医疗过失行为才需要承担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发生何种医疗过失行为才需要承担责任?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8-11

 
271025
导读:发生何种医疗过失行为才需要承担责任,应当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作出判断的,具体的也可以以司法鉴定结果为准。比如说导致患者死亡或者是可能存在着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情况,需要在12个小时之内报告。

何种行为构成医疗过失,需由司法鉴定机构鉴定

为了确定何种行为构成医疗过失,需要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当发生以下情形时,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 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 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
  3.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程序和办法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 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在解决后的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如果需要鉴定,双方应共同委托鉴定,并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鉴定费用。在争议解决之前,卫生行政部门没有主动处理的职责。对于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给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用由医方承担。可见,准许当事人在重大医疗过失事件中协调解决民事责任之外的事宜,否定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与法意相悖。
  2. 尽管当事人可以根据此申请处理,但申请后应适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程序。当事人申请处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10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并在受理后进行判定或移交鉴定。申请人需预交鉴定费用,如果不构成医疗事故,则由申请人承担费用。诚然,如果医方违反报告规定发生重大医疗过失事件,患者可以申请处理。但是,处理程序和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难以理解。唯一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医患双方是否存在争议,无论医患双方是否存在争议,医方都有报告义务。如果医方违法不报告,那么他们的义务就更少了。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认为当事人申请处理争议时,可能不属于适用申请处理程序的范围,尤其是在涉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目的是推断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仍需进行判定或鉴定,这与医患双方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争议一样。因为医疗机构没有报告,所以适用申请程序是没有道理的。
  3. 同样适用诉讼优先原则,即凡是可以在诉讼中处理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不处理或终止处理。但仍应履行责令医方采取救治措施、对违反报告义务行为进行处罚等行政专有职权。诉讼优先原则明确适用于当事人申请处理争议的情形。似乎由于报告引发的行政处理程序不应该终止。但这必然导致不同国家机关对同一问题同时作出认定,这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医学会对已受理的事故鉴定不予受理,这将导致卫生行政部门可能无法处理。因此,我们认为,由于报告引发的行政处理程序,除了行政职权处理的事项外,应终止处理。

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必然会产生医患纠纷。目前,我国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因此在处理医疗过失行为时必须非常慎重。如果无法确定具体的过错程度,可以委托当地的医学会进行司法鉴定。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3.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
  4. 高空坠物赔偿诉求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5. 行政处理程序的几个步骤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2.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5.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6.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7.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