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2-10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紧急情况下的医疗过错可以申请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为7个工作日至30日,具体期限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鉴定申请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鉴定申请应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如果损害结果在多年后被发现,鉴定申请应在发现后的一年内提出,但超过20年的情况下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也没有实质意义。
1、问诊的过错
2、检查的过错
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检查的过错分为实施检查的过错和未实施检查的过错。
1、治疗方法选择的过错
2、治疗时机选择的过错
重危患者到院是否及时治疗,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实施。
3、用药的过错
4、手术的过错
5、麻醉的过错
6、血的过错
7、放射线治疗的过错
放射线治疗适应性选择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放射线剂量过大造成灼伤等。
对病情的变化是否仔细全面观察了解;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诊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用错药、盲目执行错误医嘱、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不仔细观察病情。
民事责任注重对受害人的补偿,因此我国相关法律中对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并不十分注重。因过失即可负责的情况下故意更应承担责任。因此,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过错不仅是指过失,也包括故意。医务人员因个人目的而故意加害患者,如果利用了其医务人员的身份、或者利用进行医疗行为之便等,这些外在特征都可以表明该行为是职务行为。
当事人可以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提起紧急情况下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收集全面的资料证据和证人的证词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果对第一次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第二次鉴定,但需要在十五天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