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2-02
如果经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那么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
如果经鉴定确认不属于医疗事故,那么鉴定费用由申请医疗事故处理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如果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费用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
如果卫生行政部门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移交给医学会进行,那么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如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并需要移交给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那么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如果司法部门委托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费由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支付。
根据鉴定结果,鉴定费用可以由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也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部门进行裁决。
医学会财务部门按照物价部门的定价规定收取鉴定费,并提供相应的收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时间、医学会受理流程、时间以及作出鉴定结论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
当事人在发现或应当发现自己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后的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申请具有时效期限。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应在10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应在5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医学会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的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所需材料,当事人应在收到通知后的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和答辩。医学会在收到上述材料和答辩后的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在现有医学科技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因患方原因延误诊治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非法游医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
当发生与医院相关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时,必须进行相关的医疗事故鉴定,以保护自身权益。医疗事故鉴定涉及多个方面,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对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承担责任有明确规定,我们应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