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1-03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时,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的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如果对初次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申请需要在收到鉴定结果后的15日内提交。省级医学会将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这种再次鉴定被称为第二级医疗事故鉴定。
省级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与市县级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相同。鉴定机构通常设在各地省会、直辖市卫生局或医学会,并出具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医疗技术鉴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其结论具有法律效力,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名誉等切身利益。因此,鉴定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是基本保证。在鉴定取证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双方及有关方面提供的证实材料,并从中找出疑问,抓住重点,将环境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病员因素等客观实际综合起来,全盘考虑,以得到最接近客观实际的资料。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既要保护病人的正当权益与要求,又要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坚持原则面前人人平等。
在对医疗缺陷做出定性结论后,在坚持上述各项原则的同时,还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发生纠纷的具体原因、环境因素、客观条件因素、人员技术水平及疾病的进展等实际情况,予以客观公正的评定,既不能夸大其辞,也不能避实就虚,推卸责任。
根据事故规定的金额,如严惩差错在1000~1500元以下,一般差错在500元以下。
对直接责任者要求写出检查,根据情节及态度给予公开批评,并规定按给予“补偿费”的10%作为经济处罚,以示教育。
当医疗事故争议发生时,纠纷当事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当事人应共同委托市级、甚至是省级的医学会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如果对首次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鉴定结果后的半个月内再次提交医学鉴定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