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何种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要报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发生何种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要报告?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2-12-30

 
270693
导读:发生医疗过失导致患者死亡,或者是可能是成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行为需要报告。当然了,如果说医疗过失行为导致三人以上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这种情况,那么也应当按照我们国家法律的规定对此进行报告,因为这些事故是比较严重的。

一、发生何种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要报告?

发生医疗过失导致患者死亡,或者是可能是成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行为需要报告。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2)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3)卫生部或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由于这些情况引发的医疗事故争议影响大,情况复杂、后果严重、处理难度高,因此,医学机构必须迅速地在12小时以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妥善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重大医疗过失,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协商处理(民事责任除外),其处理机关应是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它不属于当事人协调处理的范围(民事责任除外),当事人自行协商无效。

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是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费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处理。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调查,并应当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由医方负担。可见,准许当事人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的民事责任之外的事宜自行协调解决,否定了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有悖法意。它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解决的程序。尽管当事人可以据此申请处理,但申请后应适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是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的,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我们国家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比如说发生了重大医疗事故的情况之下,是需要向当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比如说导致三名以上患者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况,就需要进行报告。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3.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鉴定
  4. 高空坠物赔偿诉求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5. 行政处理程序的几个步骤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2.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5.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6.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7. 公民申请法医鉴定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