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11-21
在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中,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鉴定:
需要确定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需要评估医疗机构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
需要判断医疗机构是否违反了诊疗规范,进行了不必要的检查。
需要确定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需要评估医疗过错行为在损害结果中的责任程度。
需要评估人体损伤导致的残疾程度。
需要对其他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可以分为: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需要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需要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需要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此外,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疗机构和患者各自承担50%的责任。
责任程度的不同会对赔偿数额产生较大影响,这与过错程序与承担责任一致的原则相符。相比于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只要鉴定为事故就一律承担100%赔偿的规定,这种责任划分更加公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