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20
一旦发生合伙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来解决。以下是合伙协议纠纷案件处理的基本原则: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并要求合伙人订立书面协议,明确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根据《合伙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和亏损应由全体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如果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则应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担。合伙协议不得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合伙人退伙必须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如果未经同意造成合伙人损失,应进行赔偿。
合伙对外债务应由合伙财产承担,当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全体合伙人应以个人财产承担责任。
合伙投入的财产和合伙积累的财产归全体合伙人共有,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管理和经营。
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享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
合伙人散伙时,应先清理各种税款,再清理对外债务。若仍有剩余财产,应退还各自投资并分取利润。
合伙纠纷案件中,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针对合伙经营有盈利的情况,原告要求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一方在合伙期间未按出资比例实际支出,垫付款项较多,而合伙收入主要由另一方领取或控制,垫付较多一方要求支付。
合伙事项未按约开展,或双方约定了投资款返还条件,原告要求返还投资款或设备。
合伙人退伙时,经协商订有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另一方应支付的款项金额,若另一方违约不履行,原告提出该请求。
由于合伙经营发生亏损,一方支出较多,要求另一方按出资比例结算后补偿差额。
当合伙目的无法实现,或合伙主体资格及合伙内容存在法律禁止性规定时,受损较大一方提出请求。
对于普通人来说,处理合伙合同纠纷的程序性和实质性问题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因此,可以请律师代为处理此类案件,但需注意可能存在的诉讼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