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2-27
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如果合同当事人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可以要求相关机构进行调解。例如,如果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而不是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如果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意进行调解,可以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自愿特点,例如涉外合同纠纷,在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法律。
1. 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 购销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购销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3. 加工承揽合同,以加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4. 财产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以租赁物使用地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对履行地有约定的除外。
5. 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
6. 书面合同中的协议是指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7.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规定确定管辖。
8. 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如果双方对合同内容产生理解不一致并发生纠纷,只能通过调解、诉讼或仲裁等合法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