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后的保密义务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加工承揽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合同终止后的保密义务是怎样的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11-07

 
267128
导读:一般来说合同中往往都会涉及到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因此在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彼此负有保守对方商业秘密的义务。泄露了商业秘密要承担民事责任。除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保密的特定事项,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也不得泄露。

合同终止后的保密义务

一、保密义务的内容

合同终止是由于法律事实发生,导致合同中设定的权利和义务在客观上不再存在。合同权利和义务的终止意味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消失。此外,如果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合同的权利和义务部分或全部终止;如果债权和债务归于同一人,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况除外。保密义务是指在合同终止后,合同当事人对于了解到的对方当事人的秘密,不得向外泄露。例如,雇佣合同终止后,受雇人有义务对雇主的商业秘密等情况保密;技术许可合同终止后,被许可方不得泄露技术秘密。保密义务还包括当事人自己在合同终止后不得使用该技术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会失去商业价值,损害合同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因此,合同终止后,当事人有责任保守商业秘密。泄露商业秘密会导致民事责任。除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保密的特定事项,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也不得泄露。例如,承揽合同的定作人要求承揽人对承揽的家庭装修情况予以保密,合同终止后,承揽人不得将装修情况告知他人。如果泄露秘密导致定作人损失,承揽人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

合同权利和义务的终止,也称为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消失。1. 合同权利和义务消失后,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需要履行。2. 合同附随义务产生,并进入履行阶段。在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3.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失。无论合同因何原因终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随之终止,任何一方不再有履约义务,合同债务因合同终止而终结,这是合同终止后的基本法律后果。如果一方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合同因另一方过错而解除,守约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可以主张损失赔偿。
延伸阅读
  1.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条件
  2. 合同债权债务混同的法律效果
  3. 合同终止及其影响
  4. 合同终止的效力体现
  5.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3. 合同签约日期的法律效力
  4. 服务合同
  5. 医疗器材采购协议
  6. 仓单注册的定义和流程
  7. 主合同无效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