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3-23
专利技术合同是指专利权利转让类合同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权利转让类合同包括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是指专利申请人在提出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之前与受让方达成的关于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协议。该合同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包括单位向职工和其他个人转让、职工和其他个人向单位转让、单位向单位转让以及个人向个人转让、共有人向其他共有人转让等合同。
专利权转让合同是指专利权人与受让方就专利权的转让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我国专利的种类,专利权转让合同分为发明专利转让合同、实用新型专利转让合同和外观设计专利转让合同。不同种类的专利权转让合同对权利义务的约定也有所不同。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实施方)就专利权的许可实施而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专利实施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独家许可(又称排他许可)和独占许可几种。不同的合同约定了不同的权利义务。
广义上,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还包括已申请但尚未获得专利权的技术的实施许可。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与专利许可合同有一些区别。专利申请许可是将技术转让给被许可人申请,申请费由被许可人支付,专利授权后专利权归被许可人,被许可人享有专利权的使用和转让所获得的收益。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将已经获得专利的技术许可给被许可人生产、使用,并收取费用,但专利权仍归原专利权人所有。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主要有五类:
普通实施许可是许可方(专利权人)可以将专利技术多次许可他人使用的许可方式。除了允许被许可人实施其专利外,许可方还可以允许第三方使用其专利,许可方自己仍然保留其专利的使用权。
普通实施许可的好处是有利于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如果许可方没有限制地签订这种实施许可合同,可能导致专利产品的生产过剩,影响许可方和被许可人的利益。
独占实施许可是指被许可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范围内,对许可人的专利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并且被许可人是该专利技术的唯一使用人,许可人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在相同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实施该专利。
独占实施许可方式可以让许可人获得较高的专利技术使用费,但也会限制许可人自己的行动。
非独占许可方式下,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共享专利技术的使用权,但许可人不得再允许第三方实施其专利。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共同占有市场,通过专利技术的实施获得经济利益。
分实施许可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许可人允许被许可人使用其专利,并允许被许可人将专利再许可给第三方使用。相对于原实施许可合同,这就是分实施许可合同。在这种许可方式下,专利权人可以从分实施许可合同中收取部分提成。
交叉实施许可是指在两项专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专利权人相互许可对方实施自己的专利。具体利益分享由双方通过合同约定。
专利权转让合同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之间存在较大差别。转让合同的签署意味着专利项目之后的收益与转让人无关,被转让人也无法享有专利的专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