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2-12-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合同不成立定金条款是有效力的。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主合同未成立的情况下,定金给付后不影响定金合同的效力。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1. 谨慎订立定金条款
在购房合同中,一般已经规范了定金条款,但是这些条款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强制性。双方可以协商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如果买方认为有特别的定金条款需要约定,并且获得了卖方同意,可以将其写入协议中。
2. 注明不履行合同的情况
买卖双方应在定金条款中明确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形。并非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中的任何条款都适用定金罚则。只有当卖方拒绝履行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或者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定金罚则进行惩罚。如果买方仅仅是延迟几天支付房款,不适宜使用定金罚则规定。
3. 了解合同履行能力
尽管已经订立了定金条款,买卖双方应在完成定金支付之前,充分了解自己履行合同的能力。如果买方认为自己可能无法履行合同,就不应交付定金。因为一旦支付了定金,合同就会生效,买方将需要承担责任。
在当代社会中,签订定金合同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谨慎订立定金条款、注明不履行合同的情况以及了解合同履行能力都是需要注意的方面。此外,如果主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定金合同在已经起诉的情况下仍然会产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