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1-02
根据法律规定,延迟履行买卖合同的责任主要包括违约责任和违约金责任。
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未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违约方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旨在保护守约方的合法权益。
违约金是当事人约定的一种经济制裁措施,用于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而遭受的损失。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两种形式。
法定违约金是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数额。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约定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合同约定了具体数额的违约金,违约方应按约定数额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约定了违约金的计算方法,违约方应按约定方法计算违约金;如果合同只约定了违约金但未约定具体数额或计算方法,则视为无约定,按照未约定情形处理。
继续履行是一种补救方法,即在一方违约后,非违约方寻求法律救济的一种方式。相比于违约金和损害赔偿等方法,继续履行更加强调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以实现非违约方订约目的,而不仅仅是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因此,继续履行相对于其他方法更有利于实现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
继续履行是债权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强制实际履行是有效实现当事人订约目的的补救方式,因此通常被认为是《民法典》中首要的补救方法。然而,是否请求实际履行取决于债权人的选择,首先采用并不意味着必须采用。在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要求债务人实际履行。只要债权人要求实际履行且有履行可能,债务人应当履行实际履行义务。因此,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决定是否采取继续履行的补救方式。
继续履行可以与违约金、损害赔偿和定金责任共同使用,以综合保护守约方的权益。然而,继续履行与解除合同的方式不能共同使用。解除合同的目的是使合同关系不再存在,债务人也不再负有履行义务,因此解除合同与实际履行是完全相反的补救方法,两者不能同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