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的次责解析与影响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扶养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中的次责解析与影响

点击数:50 更新时间:2024-03-04

 
255041
导读:次责即次要责任,是指在承担责任时,承当相对于主要责任来说更小的责任,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间,区别主次责任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侵权事故中,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认定分主次责任。

交通事故中的次要责任是什么意思?

主次责任是指在交通或其他事故发生后,根据交警部门或其他相关单位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过错依法作出的认定。

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比例

根据本案的事故或其他事由,主要责任是指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比例,通常在60%到80%之间。而次要责任则在20%到40%之间。

法律链接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赔偿不足,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没有过错,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 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如何区分主次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赔偿不足,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没有过错,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 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情况和当事人的过错程度来判断是否承担次要责任。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第一步应设立警示标志以防发生更多事故,然后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进行认定。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分配原则
  2. 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分类
  3.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主次责任划分
  4. 交通事故责任的分类
  5. 交通事故5级伤残赔偿标准

结婚热门知识

  1. 女方已婚男方未婚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2. 离婚手续办理
  3. 什么是彩礼
  4. 财产分配问题与非法同居关系
  5. 结婚的四个条件
  6. 婚姻自由的法律意义
  7. 同居情形下房产归属的法律处理方法
结婚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