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9-29
离婚财产分割时,应遵循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分配。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过错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在离婚诉讼中,由于过错方的行为导致夫妻离婚,过错方应向无过错方提供民事赔偿。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包括以下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分为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物质损害赔偿是指因过错方的行为给受害方造成经济损失,过错方应依法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在离婚诉讼中,如果过错方的行为给无过错方造成经济损失,过错方应赔偿相关费用,例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因过错方的行为给受害方造成精神损失,过错方应依法赔偿受害方的精神损失。在离婚诉讼中,由于过错方的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肯定会受到精神损害,这种损害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
对于婚姻期间的家庭财产分割,应考虑无过错方和子女的权益。然而,这种照顾并非是离婚过错损害赔偿,不能认为在离婚时对无过错方多分一些财产就等同于赔偿。因为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是基于离婚时无过错方受到的损害,没有损害就没有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夫妻离婚时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协商分配,另一种是诉讼分配。如果通过诉讼分配,且一方存在家暴行为,法院会参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财产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