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复婚时,如何变更抚养权?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14
导读:离婚复婚可能变更了抚养、也有可能没有变更,首先,双方复婚之后,若是孩子还没有成年,那么男女双方同时享有孩子的抚养权。若是之前并非是双方都共同抚养孩子,那么复婚就会导致抚养权的归属发生变化。
离婚复婚对抚养权的影响
离婚复婚可能会对抚养权产生变化,但也可能不会。复婚是指离婚的双方再次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如果在复婚之前,双方并没有共同享有孩子的抚养权,那么复婚就会导致孩子的抚养权发生变化。
离婚复婚的程序
想要恢复夫妻关系的当事人,必须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复婚登记。申请时,需要递交单人1.5—2.0寸免冠黑白照片各3张,并携带以下证件和证明材料:
- 户口簿或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户口证明,包括当事人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内容;
- 居民身份证;
- 所在单位或村民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如果不在本人户口所在地申请复婚登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须加盖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街道办事处的印章;
- 离婚证或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或人民法院的离婚调解书或判决书。其中,一审判决书还需要附上人民法院出具的生效证明。
离婚后一方再婚是否会导致抚养权变更
一)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必须另行起诉
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的,应另行起诉。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不涉及原离婚案件,不是对原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调解协议的纠正,而是出现了处理原离婚案件当时不存在的子女抚养方面的新情况,因此应当作为新的案件另行起诉。
二)具有法定事由的应支持变更抚养关系
具有以下法定事由的,应支持变更抚养关系:
-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 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意随另一方生活,而另一方又有抚养能力;
- 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抚养关系。
三)准许协议变更抚养关系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后,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并非一定要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协议,只要没有违法事项和对子女成长不利的问题,应予准许。
四)不允许擅自变更抚养关系
在法律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没有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擅自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 有正当理由的,可告知依法起诉。如果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确实没有履行抚养责任,或者有虐待、遗弃子女等行为,另一方为了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而擅自将子女骗走或抢走,这种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应告知其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 子女擅自变更的,可告知其法定代理人依法起诉。如果受一方抚养的子女因受歧视、虐待等原因,自行躲避到另一方的家中,并明确表示再也不愿与抚养方一起生活,其法定代理人应代理子女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变更子女抚养关系。
- 没有正当理由的,应说服教育并送回孩子。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擅自抢走或骗走孩子,应说服教育其送回孩子。如果经过说服教育后仍不愿意送回孩子,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强制措施执行的对象并不是子女本身,而是抢走或骗走子女的当事人。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再婚和复婚等情况非常常见。如果男女双方在离婚、复婚时生育的孩子未成年,那么离婚时将涉及到孩子抚养权的归属等相关事宜。根据规定,不论是否复婚,只要未成年孩子没有独自获得生活所需的能力,父母就有义务履行抚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