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7-19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该协议在夫妻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财产管理、使用和处分的原则和限制。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协议方式对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清偿和婚姻解除时财产清算等事项进行约定,以排除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的适用。
我国实行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度。其适用原则是“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也就是说,对于夫妻财产关系,如果双方有约定,则应按照协议处理;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无效、不明确,则适用法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可以排斥法定财产制。
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可以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将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双方必须按照协议的约定进行财产管理和债务清偿。
根据夫妻约定财产制,如果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情况下,可以以该方个人财产清偿。
夫妻可以通过协议方式约定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这种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并具有法律约束力。在约定财产制下,双方应遵守协议的约定,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