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3-07-05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时法院会根据照顾子女、保护女方权益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财产分割判决。过错方将会被判决少分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在离婚时,法院会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财产分割:
1. 照顾子女的原则:法院会优先考虑保障子女的利益,确保他们的生活和成长需要得到满足。
2. 保护女方权益的原则:法院会考虑女方在婚姻中的贡献和权益,确保她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3. 保护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法院会根据无过错方在婚姻中的表现和贡献,判决过错方少分共同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无过错方在离婚时可以向过错方索要损害赔偿金。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 重婚。
2. 与他人同居。
3. 实施家庭暴力。
4.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 有其他重大过错。
离婚财产分割纠纷的诉讼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原告起诉,向法院提出离婚财产分割诉讼。
2. 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 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 确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5. 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 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判决前能够调解,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7. 判决宣告。
综上所述,离婚时只要能证明对方在婚内有过错行为,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纠纷中仍然具有优势。然而,法律并未规定离婚时必须净身出户,像净身出户这种财产分割方式,只能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