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3-13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以及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情况。根据对婚姻自主权的尊重,民法典不再将疾病列为禁止结婚以及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而是将其作为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因此,婚前隐瞒不育不孕并不属于婚姻无效的情节。
婚前患有不孕症并不被医学界认为是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因此不能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然而,受到不育不孕问题的影响,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一般情况下,婚姻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如果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则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则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没有经常居住地,则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另外,双方都是军人的情况下,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部队团以上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情况下,一般由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满1年以上,则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上述地域管辖是离婚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以及被劳动教养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离婚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考虑到无效婚姻的严重法律后果,不宜过于宽泛地界定无效婚姻的范围。目前,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是逐渐减少自始无效婚姻的种类,相应地扩大可撤销婚姻的范围。这一趋势主要基于对婚姻事实的尊重和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如果将大多数违法婚姻纳入无效婚姻的范围,并作自始无效处理,虽然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但不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