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有财产权确权:法律规定与应用实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婚后共同财产法律知识

夫妻共有财产权确权:法律规定与应用实践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2-19

 
250979
导读:夫妻共有财产确权方式可能为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登记请求,对于其他的财产,可以直接结合《民法典》等的规定确定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如果依法无法确定财产的归属,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夫妻共有财产的确权方式及特征

一、夫妻共有财产的确权方式

1. 夫妻财产确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到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以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且没有明确归属一方所有的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 不动产的财产归属争议

如果财产属于不动产,涉及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发生争议,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3.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约定

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可以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归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这些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对于夫妻关系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约定,如果夫或妻一方对外负有债务且相对人知道该约定,债务可以由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二、夫妻共有财产的特征

夫妻共同财产具有以下特征:

1. 主体限制

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2. 时间限制

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从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

3. 财产来源限制

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但法律直接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

对于婚内签署了婚内财产分割等协议的男女双方,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确权。在我国,不动产的所有权一般以相关国家机关的登记记录确定所有权归属。例如,房屋的所有权通常依据房产证上的名字来确定。

延伸阅读
  1. 民事诉讼状
  2. 男女离婚房子如何办理过户
  3.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
  4. 婚前个人房产能变更吗
  5. 不赡养老人是否影响抚恤金的分配

夫妻财产热门知识

  1. 法院调解离婚房产过户费的计算方法
  2. 如何确认婚姻保证书的效力?
  3. 离婚后变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程序
  4. 离婚房产过户的流程和材料
  5. 离婚房屋贷款变更手续的法律要求
  6. 一、离婚案件中房产价格的确定
  7. 如何做婚前财产公证
夫妻财产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