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否可不分割财产?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13
导读:可以只办离婚手续不分割财产,但要取得夫妻双方的同意,要签署离婚协议书,办离婚手续之后,分割的财产只能是婚内共同财产,因为这部分财产是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要遵循均等分割的原则。
离婚时是否可以不分割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该进行分割。然而,如果一方在离婚时发现还有未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经审查确认该财产确实是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分割。因此,在离婚后请求分割财产是可以的。
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遵循以下原则:
- 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 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如果离婚是由于对方实施家庭暴力、重婚、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与他人同居等情形导致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在离婚时应当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夫妻的共同财产应根据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的权益进行处理。
离婚财产约定的特点
离婚财产约定具有以下特点:
- 时间界定灵活: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婚后或重新约定夫妻共同财产时确定共同财产,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 多样的约定形式:夫妻可以约定共同财产为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等形式。
- 契约优先原则:夫妻财产的约定以契约为依据,如果没有约定,则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 受法律保护:夫妻财产的约定受到法律的保护。
总之,离婚时夫妻可以根据双方意愿进行财产约定,但在分割财产时必须遵守男女平等原则、照顾无过错方原则、照顾子女权益原则和照顾女方利益原则。对于存在过错行为导致离婚的一方,可能会受到少分或不分财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