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7-16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并非必须要进行公证。公证是一种自愿行为,只有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进行公证。如果没有申请公证,也不会影响离婚协议书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的规定,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对于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所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1、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的,财产分割问题达成的协议属于民事合同。如果在离婚后一年内,一方反悔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除非经审理发现离婚分割财产涉及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行为,否则应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2、婚姻登记机关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被定位为民事合同。作为民事合同,它对双方有一定的约束力,不容易随意反悔。此外,法律规定了时间限制,即离婚后一年内可以要求重新分割财产,超过这个时间则无法获得保护。最后,法律规定了几种情况支持当事人要求重新分割财产的诉讼请求,包括涉及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行为。除此之外,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予以驳回。
在当代社会中,如果夫妻之间要解除婚姻关系,并涉及到离婚财产分割问题,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只需要在离婚协议书中明确写明即可,无需进行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