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两年写了财产分割协议可以吗?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2-11-22
导读:离婚后两年写了财产分割协议可以。双方当事人如果能够协商于这个情况之下,是可以关于财产分割协议来做出明确的约定的,这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但前提也必须是符合我们国家《民法典》当中所规定的内容,比如说是真实意思的表示。
离婚后两年撰写财产分割协议是否有效?
在离婚后两年撰写财产分割协议是有效的。
一、婚后财产约定的法律效力
离婚属于民事案件范畴,尊重意识自治,当事人的约定具有优先效力。当事人对婚后财产有约定时,在分割财产时应依据当事人的约定办理。然而,约定优先的前提是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要合法有效,具体包括以下要求:
- 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
- 约定已经生效,即双方当事人已经签字或按捺手印;
- 约定不存在可以撤销的情形,即不存在欺诈、胁迫、趁人之危的情形。
二、离婚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
在没有婚后财产约定的情况下,离婚财产分割依据规定进行。离婚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是:
- 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临界点是结婚登记之日,即结婚日之前形成的财产,各自名下的归个人所有,不因为结婚而改变财产属性,不发生共有关系。如果夫妻双方有协议,将某一项婚前财产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法律并不禁止,约定有效。
- 婚后财产共同共有:结婚日之后形成的财产,无论是登记在个人名下还是夫妻双方名下,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共同共有。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不得请求分割;离婚时,任何一方可以请求分割。如离婚时未分割或遗漏分割,离婚后可以重新请求分割。
- 跨界财产视情况而定: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界限是结婚登记之日。这种界定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然而,该种分类简单却并不公平,尤其不能处理特殊情况,如婚前购买但婚后取得房产证的房产,夫妻一方父母全额代付款项购买的房产,一方婚前支付首付但按揭款是婚后共同支付的房产等。因此,在处理跨界财产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结婚后涉及财产分割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中需要仔细考虑。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财产问题可能被回避,仅解除夫妻关系而未进行分割。然而,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协议,可以签订财产分割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