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过程中的财产要怎么处理?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6-14
导读:离婚过程中的财产要如何处理需要由双方来进行协商,一般属于共同的财产就需要按平均分配的原则来进行处理,如果是属于个人的财产就会归个人所有,另一方是没有任何的权利进行分配。
离婚过程中的财产处理方法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归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1.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2.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3. 知识产权的收益;4. 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但排除了法律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况;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并且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应受到法律保护。
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方法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如下:1. 实物分割:在不影响共有财产的使用价值和特定用途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物分割。2. 变价分割:如果共有财产无法进行实物分割,即实物分割会影响该财产的价值或用途,可以将该财产拍卖或变卖后,平均分割所得。3. 折价赔偿:折价赔偿的情况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对于不可分割的共有物或分割将减损其价值的情况下,如果共有人中的一方希望取得共有物,可以由该共有人取得,并向其他共有人支付相应的赔偿。综上所述,在离婚过程中,如果双方涉及到财产问题,首先应进行协商并按照协议处理。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则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分配。双方需要确定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以避免产生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