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7-02
夫妻双方分居起诉离婚的条件包括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明确的被告。当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通过有关部门的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先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调解无效的情形包括:
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此外,根据婚姻法解释,其他情形包括一方重婚、非法同居等一方的过错;一方有生理缺陷、下落不明等违背婚姻目的;草率结婚等根本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情形;虐待、遗弃或有赌博等恶习等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诱因;以及夫妻长期分居等夫妻感情不和的事实证明。
离婚后可以提起诉讼的情形包括:
离婚后,如果一方拒不履行离婚协议或者不完全履行离婚协议给付另一方财产或相关款项,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离婚协议的效力,并要求对方履行离婚协议。
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如果一方有胁迫、欺诈等行为,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离婚协议,并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经过法院审理,另一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没有胁迫、欺诈等行为,则会维持离婚协议的效力。如果一方认为在签订离婚协议时显失公平或存在重大误解,并请求法院重新分割财产,法院不予支持。
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如果由于某种情况没有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即漏分的夫妻共同财产。对于漏分财产的处理相对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应在离婚协议生效后发现漏分财产的事实后的两年内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根据婚姻法的夫妻财产制度来处理,以确保当事人得到公正、理想的结果。
在登记离婚后,如果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的情况,可以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处理债务。然而,在具体处理过程中,除了可能出现漏分的情形,关键问题还在于反悔和非真实意志的离婚协议所引发的财产争议。这主要指的是一方在胁迫、欺骗等情况下签订的离婚协议。在协议离婚后,一方对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表示反悔,要求变更或撤销原有的财产分割协议。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在登记离婚后,在符合法定情形的情况下,是可以再次提起财产诉讼的。实践中,经常发生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的情况。因此,当离婚当事人涉及到财产分割问题时,应事先约定好具体操作方式,并谨慎对待。
在当代社会,如果夫妻双方的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并且分居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特别是如果分居时间达到两年,法院基本上可以认定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判决离婚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