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4-10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如果离婚是由于以下情形之一导致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与他人再次结婚,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赔偿。
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尚未解除的情况下与他人同居,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赔偿。
如果一方实施家庭暴力,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赔偿。
如果一方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赔偿。
在确定离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要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否对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影响。必要时,可以由医学专家鉴定精神损害的严重程度,以确定赔偿数额。
包括过错方过错的种类、动机、情节等。过错程度一般与造成的损害成正比。过错轻微的情况下,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较小,赔偿数额应相对较小。过错严重的情况下,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较大,赔偿数额应相对较高。
应综合考虑过错方侵权行为的方式、手段、场合等具体情节。虐待等恶劣的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较大,赔偿数额应相对较高。
如果过错方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即使要求较高的精神损害赔偿也可能无法实现。
根据当地经济状况,酌情考虑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经济不发达地区可能会较低,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较高。
在离婚时,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至于是否能够获得离婚赔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过错,并且是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离婚,无过错方可以申请损害赔偿。法院一般会支持这样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