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03-06
离婚协议的生效时间应当是在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并领取离婚证之后。然而,如果一方反悔,不愿履行离婚协议,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婚姻登记机关将不予受理: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如果当事人确实自愿离婚,并已就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
根据男女平等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夫妻双方享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并承担平等地共同债务的义务。
根据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可以适当给予女方更多的财产份额,或者将某些特别需要的财产,如住房,分配给女方。考虑到习惯势力、传统因素、妇女的家务负担和生理特点,离婚后的妇女通常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方面较男性弱势,因此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应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根据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时,不应损害财产的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分割生产资料时,应尽可能将其分配给需要该生产资料并能更好发挥其效用的一方;在分割生活资料时,应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可分割的物品应归属于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的一方,另一方应按照公平原则,给予相应的补偿。
根据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也不得以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根据经验总结,如果夫妻共同生活中的财产被消耗、毁损或灭失,另一方无需进行补偿。这符合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本质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如果夫妻感情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一般而言,离婚的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与诉讼离婚相比,协议离婚更为简捷便利。一旦签订了离婚协议,还需要办理离婚登记才能使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