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10-26
离婚判决生效后,不需要进行登记手续。离婚诉讼是指夫妻双方在离婚、财产分割、债务分担、子女抚养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过人民法院的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调解不适用于婚姻关系和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但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将制作调解书。
一审阶段: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六个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可以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如需进一步延长,需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最多可再延长三个月。
二审阶段: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可以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三个月。
因此,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在一审法院通常会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十五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则为三个月。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的案件,一般会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六个月)。
起诉方需起草离婚起诉状。
起诉方需准备离婚诉讼所需的相关证据。
起诉方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法院将决定是否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
法院受理离婚诉讼案件后,在法定时间内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
法院将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双方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参加开庭。
法院将根据原告方的离婚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分割以及子女抚养等问题作出判决。
如果法院已经做出最终判决结果,即表示该判决受到法律保护并生效,双方无需再到民政部门进行离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