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婚姻无效的情形一览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05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中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民法典婚姻无效的情形
1. 重婚
重婚是指在前一段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在中国的单一登记制度下,只要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无论是否同居,都构成了重婚。事实上的重婚是指在前一段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即使未办理结婚登记,也构成了重婚。
2.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三代以内的血亲禁止结婚,包括第三代,即禁止表兄妹结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1) 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包括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2) 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
3. 不到法定婚龄
根据民法典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未达到法定婚龄的情况下结婚,婚姻关系无效。双方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后,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
(一) 重婚;
(二)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 未到法定婚龄。
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
新《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从四个方面规定了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
1. 无效婚姻溯及力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无效的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法律对无效婚姻采取了溯及既往的原则。
2. 夫妻关系的不存在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简单地规定,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3. 财产关系的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于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4. 父母子女关系
婚姻被确认无效后,对当事人所生的子女,享有法律规定的关于父母子女的权利。双方当事人均有抚养、教育子女、承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义务。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享有探望权。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情况下,婚姻在缔结时并不符合婚姻登记的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缔结的条件得到满足。例如,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在达到法定婚龄后。此时,强行适用民法典关于无效婚姻的规定,认定该婚姻自始无效,将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