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15
根据法律规定,未达到法定婚龄而进行登记结婚的情况,属于无效婚姻。可以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权利人只能在婚姻当事人一方未达法定婚龄之前提出申请。如果婚姻当事人双方已经达到法定婚龄,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那么他们的婚姻将转化为有效婚姻。
对于未达法定婚龄但未办理登记结婚的同居情况,适用有关事实婚姻和同居关系的规定。对于在1994年2月1日之前达到法定婚龄的情况,按照事实婚姻处理;而对于在1994年2月1日之后达到法定婚龄的情况,应当补办结婚登记,如果不补办结婚登记,则婚姻无效,按同居关系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条的规定,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离婚诉讼时应当区别对待:
(一)对于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情况,按照事实婚姻处理。
(二)对于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情况,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补办结婚登记。如果未补办结婚登记,则根据本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处理。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效的婚姻自始至终都是无效的。当出现因婚姻无效而产生财产分割等纠纷时,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时,需要提交起诉书、证据等相关材料。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的规定,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结婚。而"未到法定婚龄"指的是在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时仍未到法定婚龄。当婚姻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未达到法定婚龄时,该婚姻皆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