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3-07-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大多数情况下,男性应年满22周岁,女性应年满20周岁才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然而,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允许制定例外规定,特别是在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当地的民族婚姻家庭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对于结婚年龄的规定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少数民族的结婚年龄应根据当地的婚姻实施条例来执行。如果当地的婚姻实施条例规定18岁可以进行结婚登记,那么18岁的少数民族成员就可以领取结婚证。
在进行少数民族结婚登记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拍摄婚纱照的同时,顺便拍摄结婚证所需的双方合照。这些照片需要在红色背景下拍摄。
新人们需要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及户口本的复印件。
站在国徽下国旗旁进行婚姻宣誓登记的合影是自选项目,可以选择留下这个纪念照片,也可以不要。
新人们必须带齐两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这是最重要的证件。
在登记过程中,会进行婚检项目。
许多人会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进行结婚登记,因此建议提前准备并早点到登记处排队,以免等待时间过长。
综上所述,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是婚姻有效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具备了结婚的全部要件,婚姻才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针对少数民族,国家法律规定的常规法定结婚年龄限制有特殊照顾,允许少数民族根据当地习俗对结婚年龄进行一定调整。一般来说,如果少数民族的自治条例中对结婚年龄有规定,那么该少数民族的结婚年龄就可以不受常规法定结婚年龄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