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监护人有哪些范围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12-12
法定监护人的范围:第一顺位的法定监护人是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失去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关于法定监护人有哪些范围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法定监护人的范围
1. 父母作为第一顺位法定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2. 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
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失去监护能力时,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担任监护人。
3. 兄、姐作为监护人
成年的兄、姐按顺序可以担任监护人。
4. 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
除了上述情况,任何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需要经过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的同意。
5. 法律依据
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
二、监护人的设定方式
1.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于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设定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1) 未成年人的父母作为监护人。(2) 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失去监护能力时,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过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可以担任监护人。(3) 如果没有上述法定监护人,则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2. 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对于精神病人,需要设立监护人。无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还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法律规定的监护人顺序是相同的。综上所述,法定监护人主要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父母,其次是其直系亲属。如果父母或直系亲属均无法担任监护人,则由相关政府部门担任法定监护人。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