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06-20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取保候审一般会在法院受理后的20日内作出判决。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可以延长至1个半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情况,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只能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包括固定设立的人民法庭和临时性派出的法庭。
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级只能是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必须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事实清楚指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可靠的证据,无须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即可判明事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指责任的承担者和权利的享有者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
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并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人民法院不得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将普通程序转化为简易程序。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
综上所述,简易程序取保候审一般会在法院受理后的20日内作出判决。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