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9-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销售侵犯著作权产品的行为涉及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根据情况,行政责任可能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根据情况,刑事责任可能包括刑事罚款、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等。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赝品是否侵犯著作权要根据其用途来判断。如果赝品仅供个人欣赏,不会侵犯著作权;但如果制造赝品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就会侵犯著作权。
以下行为构成侵权:
对于侵权行为,根据情况可能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同时损害公共利益,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